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 乔龙德
(2012年11月21日)
同志们:
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全党全国人民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新的目标、新的起点奋勇前进的形势下,全国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工作座谈会今天召开了。我们这次会议就是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南,分析形势、揭露不足、明确新的发展目标,把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目前我国建材工业面对的形势和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建材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与提高,无论在产品质量、规模结构、技术装备水平,还是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支持培育大企业集团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去年年底,我国建材工业总产值达4.4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连续六年平均增长21%。水泥产量20.9亿吨,平板玻璃产量7.9亿重量箱,陶瓷砖92亿平方米,卫生陶瓷1.7亿件,玻璃纤维纱279万吨,墙体材料折合标准砖约8000亿块。上述五大产业的生产总量都占到全球各产业总产量的50%至60%之间。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和玻璃纤维的技术装备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浮法玻璃的技术装备即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由此我们可以说,我国的建材工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以及八十年代主要是学习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跟随发达国家发展的“跟随时代”。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一直到“十一五”末的这段时间,是实现由大变强的“追赶时代”。从“十二五”起我国建材工业开始进入“超越与引领时代”,开始了由建材工业大国迈进建材工业强国的时代。
建材工业目前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特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表述:
特征之一,传统建材产品已经过剩与严重过剩。一方面需求已经减弱,另一方面依靠现有技术继续支撑发展的技术空间和市场空间的局限性已越来越明显,目前的节能减排进程与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生产组织、经营模式以生产原材料和单一产品为特征,今天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筑业进步的多元需要了。
特征之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矿业与加工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型建材、节能环保与轻质建材、精加工制品业领域窄、规模小、发展慢。科技创新力度和技术储备都不足,向相关领域延伸和发展的后劲不足,利用优势产业带动上下游发展的带动力不足。到目前为止,建材工业传统产业仍占到整个建材工业总产值的50%。
特征之三,建材工业现有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依靠投资拉动,以规模和速度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一定程度上导致发展粗放,并伴随着以消耗资源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性;主要立足在本国境内发展和以本国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始终未能发生改变,在世界拥有的产量和在世界占有的市场不相匹配。2011年,我国建材工业出口总额为241.9亿美元,仅占当年我国贸易出口总额18986亿美元的1.3%。发展与市场应用之间还有一定的脱节,在产品品种增加、质量提高的同时,由于与建筑设计标准和施工规程之间还有一定的脱节,使一些优质产品不能优质优价,有的新产品常常被排斥在市场应用之外,影响了市场的拓展和销售量的增加,发展空间受到一定阻碍。
特征之四,在国际经济仍不景气,美欧日经济复苏乏力,仍处于低速状态缓慢发展,国内经济转入平稳增长的形势下,竞争走向更高层次。在需求减少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加剧,各国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包括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的反倾销频率也越来越高,过去已经被忽视的实体经济被一些国家重新确定为经济发展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体经济之一。中国国内的经济由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格局转向加大消费、出口拉动,与投资一起形成的“三位一体”驱动格局。增加消费和出口带动发展将意味着发展领域和市场要有新的拓展,意味着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并举。全社会日益重视的节约能源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产业的能耗和污染排放将有更加严厉的约束与制约。
处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的中国建材工业,出路只有加快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挑战自我和挑战更新更高的发展目标,摆脱被动,争取主动。为此中国建材工业要确立一个目标,坚持一条主线,实施两翼起飞,依靠三个支撑,实现四个转变。
确立“一个目标”就是以创新提升,超越引领为发展目标。以创新技术为牵引,带动所有产业提升发展目标,推动建材主要产业瞄准世界领先挑战与追赶。以创新研发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浮法玻璃为主要切入点,挑战世界领先,进而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提升发展目标,形成由建材工业大国向世界建材工业强国迈进的发展态势。
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作为建材工业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的一条主线。以这条主线统领建材工业各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传统建材升级,发展制品业和增加附加值,拓展新兴产业和新材料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实现全行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实施“两翼起飞”,其中“一翼”是指传统建材工业要提升技术和运行水平,延长产业链,向制品深加工发展,突破节能减排的瓶颈,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运行。传统建材在占建材总量比例不增加的前提下绝对量仍有较大增长,即主要通过存量优化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另“一翼”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型产业的发展。要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做到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和扩大现有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规模并举,真正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高的绿色新兴建材作为主要增长点,进而使其在整个建材工业结构中的比重得以增加。
依靠“三个支撑”要把创新政策、创新标准、创新技术作为实施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口。第一是创新政策,发挥政策的引导、调控和制约作用。新的产业政策要站在提升建材工业发展水平与效能的高度,以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低碳运行、控制新增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为目标。特别是要以淘汰低水平落后产能、限制与关停能耗和排放不达标的生产线、清理处置违规新建的各类项目为重点,使新的产业政策服务于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的发展大局。第二是创新标准,提升标准,把标准的功能与作用用于提高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卡住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继续生产。新的标准不仅仅要发挥产品标准自身的功能作用,更要带动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新标准的制定要服从和服务于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节能减排的战略需要。第三是创新技术,要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后的发展不再是以前基础上的重复,而是将重点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和节能低碳的绿色建材。如果缺乏新技术、新产品的支撑,转型升级就难以实现,资源能源效益型也难以实现。在传统产品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如果新的技术和产品发展跟不上,行业发展就会陷入徘徊和萎缩之中。
实现“四个转变”:建材行业未来增长主要由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变到以增加消费和出口,形成“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式;要由以生产原材料为主转变到原材料与制品业、加工业并举,由以中档和中低档产品为主转变到以高档产品、精品和高附加值型产品为主;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由资源能源消耗型和污染环境的粗放模式转变为资源能源效益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集约模式;发展布局和格局由国内生产消费为主的市场格局转变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在国外有产能和市场占有率的国际化发展格局。
二、新型墙体材料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以来,我国的新型墙体材料取得了快速发展与进步。在1978年只有折合标准砖约65亿块的新型墙体材料和约2万吨的矿渣棉、玻璃棉保温材料的基础上,到2011年新型墙体材料折合标准砖已达8000亿块,砖瓦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已达4400亿元。
新型墙体材料的技术装备、产品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产品种类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新建的烧结砖生产线产能普遍达到5000万标准砖以上,而且有了单线生产能力1.2亿块标准砖的大规模生产线。双鸭山东方工业公司研制开发了8000万到1.2亿块标准砖生产线并且实现了计算机测控、自动码胚等自动化功能。平吊顶、宽断面隧道焙烧研发成功。中节能新材料投资有限公司在国内建起了10余条烧结砖大型生产线。加气混凝土装备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在德国伊通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空翻切割机组,可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建设条件的系列装备,使生产线配套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得到明显提升,单线生产规模已达20至30万立方米,产品用途也由填充围护材料扩展到墙板、屋面板和装饰板等方面。建筑砌块由单一的墙体砌筑发展到市政路面和水利交通构筑物、护坡与挡墙砌块,进而应用于配筋砌体,免抹灰和薄灰缝砌体。自保温复合砌筑的技术不断成熟并加大推广应用。各种轻质的板材也有了新的发展,以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硅酸钙板、外装饰轻板为代表的多种板材在扩大用途的同时,规模不断扩大。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新建材淮南日产5000平方米石膏板生产线的投产,标志着北新建材跃居全球最大的石膏板产业集团,总规模达到了16.5亿平方米。北新建材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全部实现了百分之百以脱硫石膏为原料,每年可以消纳脱硫石膏1650万吨,占我国脱硫石膏总量的三分之一,折合减排二氧化碳640万吨,减少碳排放304万吨。
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取得进步。随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墙体材料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从推广节能装备和改进提升排放设施两个方面推进节能减排的实施。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能耗和排放取得了明显效果。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煤矸石、粉煤灰、炉渣、江河淤泥、城市污泥、页岩等各种资源的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减少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与排放。仅“十一五”期间,墙体材料综合能耗年均降低13.8%,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约5500万吨和50万吨。据统计2011年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3亿吨以上。
墙体材料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据国家统计局从2005年至2010年对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规模以上的企业经济指标分析,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6.3%,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47.15%,利润总额年均增长55.8%,收入利润率年均增长7.37%。与建材行业从2005年至2010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6%、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4.36%、利润总额年均增长49.9%、收入利润率年均增长7.03%的增幅相比,均高于建材行业的总体增长水平。由此看出,墙体材料行业虽然基数小、底子薄,但是近几年效益提高很快。
但是发展中也存在不少的矛盾与问题,虽然发展速度较快,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但真正符合建筑现代化、工业化和建筑体系需要的高质量、多功能、节能、绿色的墙体材料仍然发展缓慢。由于标准制定滞后,墙材行业进入门槛低,主导产品发展慢,低水平建设十分严重。在原有结构失衡的矛盾没有调整过来的情况下,新增产能包含的落后低档产品又加剧了结构失衡。如《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粉煤灰砖》其标准早已不适应建筑业新的发展和节能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了。由于标准未改,一些企业趁着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热潮,轮番重复建设低水平生产线。个别地方甚至脱离已有的产品标准,发展规模小、质量低劣的各种所谓的“新型墙体材料”。由于缺乏及时的产业政策与标准的引导,一些地方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标准基本还停留在墙材革新初期的基点上,即只要“不毁耕地”、“不生产使用实心粘土砖”、只要能“资源综合利用吃废渣”就可以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由此真正体现技术先进的、质量优良的、轻质高强的、节能减排的、功能多元且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并不占多数、不占主体。从板、块、砖三大墙体材料来看,除了还有40%的实心粘土砖外,即使在新型墙体材料中,仍然以低档和中档产品为主。除纸面石膏板具有较先进的技术与较大的规模外,代表墙体材料发展方向的各种轻质复合墙板、自保温材料等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加气混凝土产品中板材和高端产品仅占总量的2%,砖瓦行业高档烧结砖产品仅占总量的0.5%。砖瓦行业现存的轮窑仍占到90%,部分生产线工艺简陋,有的地区还有少部分的土窑和“黑砖窑”。企业规模偏小、砖瓦企业平均规模仅为1400万块标准砖,规模以上的2487家生产企业仅占砖瓦行业企业总数的3.55%。虽然从数字上看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已达墙体材料总量的60%,但是其中一部分是落后工艺生产的低档产品。不少企业的装备和自动化程度总体上仍然比较低,有的硬件是现代化了,但软件和管理水平与硬件不匹配,硬件的应有水平不能充分发挥。众多的企业管理制度滞后,工艺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制度还没有健全与严格执行。因此同样规模的生产线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效益相差很大。同样的规模,即使剔除原材料成本的地域价格差异,仍然是成本不同、效益不同。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效能亟待提高。
同志们,针对墙体材料产业已经取得的进步与发展 ,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根据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发展战略,墙体材料行业未来发展必须迎接更高水平的挑战,这就是: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必须坚持轻质高强、产品优质、保证建筑业进步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准则;必须满足产品生产过程、建筑过程和建筑物使用过程全方位的节能环保的要求;必须满足现代建筑对墙体材料隔音、保温、防火、防水、抗震、装饰和自保温等多功能合一的要求;必须与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以及建筑体系相适应,与建筑设计和施工应用相一致,体现市场为导向,用户为上帝的要求。这就是墙体材料行业转型升级面对的挑战。
三、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目标、原则与坚持的方针
墙体材料行业是建材工业的主要产业,是建筑物的主要载体,其进步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建材工业的发展步伐,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墙体材料是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最多的一个行业,仅砖瓦企业就有5万多家,从业人员230万人,混凝土结构构件制造企业1.6万多家。2011年,全社会砖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4400亿元,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10%。2011年规模以上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050亿元,占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10.96%。按全社会砖的实际年产量估算,砖瓦生产的年能耗总量和煤炭消耗量都达2000万吨。对这样一个企业数量众多,就业队伍庞大,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来说,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必须举全行业的力量加以治理和提升。
对于墙体材料,既有广义所指又有狭义专指,这里主要指以内外墙体材料为主,包括预制墙材、砌筑墙材、填充、隔断墙材、复合墙材和围护墙材,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主体,提出发展的目标与发展的原则。
“新型墙体材料”与其他事物一样,其必须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与时俱进。在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系统工程开展的头几年,“新型墙体材料”界定为区别于传统的实心粘土砖,以节土节能和综合利用各种废渣等资源生产制作的各种承重和非承重的墙体材料。当时的导向和规定是正确的,有效解决了毁地造砖和废渣无人利用、污染环境的问题。但是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对新型墙体材料应该赋予更高的要求和更新更多的内涵,即“新型墙体材料”的定义其最基本的内涵必须包括:“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制造,产品轻质高强节能环保,节土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性能优良且具有复合功能,符合建筑革新与工业化,非毁耕地和非实心粘土”的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是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墙体材料在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以及居民住宅建筑中既不可缺少、其他材料也无法替代,其在建筑中占有的面积和使用量又是最大的。今天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耗总量的三分之一,墙体材料的耗能又占到建筑能耗的约30%。建筑业能否实现绿色、环保、隔音、保温、舒适是惠及全国百姓的大事。建筑质量、安全、抗震、防水、阻燃等功能又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新型墙体材料的革新与建筑节能的全过程,这是我国从事墙体材料事业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光荣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将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进一个新的时代。
明确发展的三个目标,确立发展的五项原则,发展必须坚持的四条方针。
发展的三个目标:
第一、以节能、优质、绿色、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作为发展的基本目标,全面提升新型墙体材料的整体水平。无论是新建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还是现有的没能达到节能、优质、环保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都必须满足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基本目标,即新建的生产线必须依据基本目标设计与建设,已有的生产线必须对照基本目标进行工艺、装备的改造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对于现阶段还有40%左右的实心粘土砖,除极少数区域政策规定允许过度以外,不仅要杜绝建设实心粘土砖生产线,而且对实心粘土砖生产线要制定质量标号和节能减排的达标指标,不达标则坚决将其淘汰出局。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到2015年不仅要达到墙体材料总量的65%,而且是在淘汰一部分低档产品的前提下实现的。
第二、以发展轻质、高强、节土、利废的多元功能合一的新型墙体材料作为提升效能和价值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价值和资源利用价值。墙体材料革新的目的不仅要减少用土、禁止毁坏耕地和充分利用各种地方资源和废弃物、变废为宝、造福人类,还有一个目标要实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把有限的资源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配置方式,使墙体材料成为自身重量轻、强度高、既能承重又能减薄墙体厚度、减少材料消耗、增加使用面积、隔音保温、抗震防渗、阻燃防水、既能充当墙体围护结构,又有装饰美观效果的多功能合一的新型墙体材料。从而极大地提升建筑整体功能和使用效果,实现资源能源效益型。
第三、以满足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作为适应市场新的需求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产品部件化、部件组装化、组合集成直至房屋装配成型的发展模式。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的特征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施工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分散、低水平、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同时推广在施工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房屋的施工方式,这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建筑物的主要载体的新型墙体材料的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必然也要服从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满足建筑施工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否则将被设计施工产业链的延伸而取代。特别是大企业应率先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为众多企业做出表率。
发展的五项原则:
第一、新型墙体材料首先要以满足质量、节能环保、建筑物功能的本质要求为原则,这是适应建筑业进步和履行社会责任、向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出发点。道理很简单,新型墙体材料作为建筑物的载体,建筑物对其第一的本质要求就是首先保证质量;建筑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是建筑材料具有多元且合一的功能,最大可能地发挥建筑物的效能;社会进步对建筑业的必须要求就是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本质要求”、“基本要求”和“必须要求”从根本上确立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基本原则。则不是简单地以拥有资源作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原则,也不只是简单地以“能否吃废渣”作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原则,也就是说“吃废渣”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必须在达到新型墙体材料本质要求、基本要求和必须要求的前提下才是提倡与推广的。
第二、新型墙体材料必须以轻质高强、节省资源、增加使用面积、施工和使用都便利为原则。墙体材料革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和限制粘土砖的发展,而重要的是改变和优化墙体结构,使建筑物的自重由于建筑材料的减轻而减轻,而且还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同时在技术提升和改变制作方式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消耗。在节省资源用量、减薄墙体的前提下,使建筑物减少用地、增加使用面积,提高施工效率。由此作为新型墙体材料不能以是否生产实心粘土砖和减少粘土用量作为衡量的标准。必须在“禁实限粘”的基础上将发展理念提升到功能性、实用性和惠及百姓利益为目的的标准上来。
第三、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必须坚持优先扶持发展主导产品,带动结构优化的原则。增加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显然是墙材革新的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充分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各种废渣,自然是新型墙体材料必须坚持的方针。但是,不能为了追求比例的增长而忽视新型墙体材料结构的优化。不能齐头并进,要扶持主导产品的发展,因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主导产品代表行业进步与发展目标,代表建筑业进步与发展的方向,其功能、质量、节能、环保都是领先的。尤其要加快发展各种内外墙复合板材,包括纸面石膏板、硅酸钙板、外装饰吊板、加气混凝土板等。同时根据建筑体系的不同要求,发展孔洞率不少于25%的烧结空心砖和砌块、混凝土空心砖和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要把发展的政策和相关措施向内外墙复合板材倾斜。
第四、新型墙体材料要遵循建筑体系、设计标准和施工应用规程为导向的原则。新型墙体材料不仅区别于传统实心粘土砖的原料和制作方式,而且其“新”还有时代进步的概念。因此要紧跟时代进步和建筑业发展的步伐,要及时掌握建筑业进步的信息和其对墙体材料发展进步的要求,将自身发展自觉融入到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能脱离建筑业工业化和施工现代化的要求,不能固守原有的发展方式去孤立发展或盲目发展。如果那样,生产的产品会被搁置在应用领域之外造成浪费。“设计为龙头、应用为目的”的墙材革新方针,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发展一定会受到阻碍。脱离应用背离市场的发展是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的。墙体材料发展必须与建筑业的进步融为一体,携手并进,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第五、新型墙体材料要在淘汰新型墙体材料自身的低档产品的同时,继续禁止与淘汰实心粘土砖的原则。按照《“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要求,到2015年要实现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达到65%,建筑应用比例达到75%以上的目标。我们应该在淘汰目前新型墙体材料中的低档落后产能和继续减少实心粘土砖比例的前提下去实现。为此必须明确淘汰新型墙体材料中落后产能的目录,明确淘汰实心粘土砖的窑型和产品的目录。
发展必须坚持的四条方针:
第一、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的方向不动摇,坚持运用系统方法推进墙体革新不动摇。1988年两部两局成立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领导小组,以“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和节土、节能、节水、利废”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种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以“政策为先导,设计为龙头,应用为目的”的系统工程使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取得了显著成绩,可称得上是科技进步引发的墙体材料产业革命。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所创造的系统工程方法原则上今天仍然应该坚持。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定义要扩张与提升,标准要创新与提升,即不仅能满足节土、节能和废渣利用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产品优质、功能多元、系统环保和建筑体系发展的要求。由此我们既要坚持又要创新,将系统工程的方法创新与延伸,增加内涵,提升标准,系统筹划,促进新的发展。
第二、坚持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绿色、环保,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动摇。这既包括新型墙材生产过程的节能和清洁生产,也包括建成的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保温和舒适健康。不仅仅是产品生产过程减少能耗、污染和排放,保护建材职工岗位的清洁和环境的优美,而且要使产品用户远离污染,在绿色与健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让千家万户享受生态文明,享受美丽中国的幸福生活。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不同,但是必须把节能环保、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位。我们不仅要创造新一代的产品,我们还要营造绿色的、环保的中国新型墙体材料行业。
第三、坚持“规划为导向,设计为龙头,应用为目的”的发展模式不动摇。一个行业、一个产业的发展与成长过程绝不是单靠自身的能力自然就会形成的,必须发挥规划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在规划的顶层设计引领下,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标准,引导行业发展。企业只有在把握了宏观和全局发展方向的前提下,自身的发展才能找准找好定位。设计是一个产业发展的牵引,而设计创新又往往支撑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创新的基础上。因此作为建筑业的支撑与载体,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必须服从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变化,当然在一定条件下,墙体材料创新也可促使建筑设计的创新,但不管谁带动谁,墙体材料与设计应用是不能脱节的。换句话说,新型建筑墙体材料要随着建筑业的进步与变化,适应新的需求加快发展,这是新型墙体材料的立足之本。
第四、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渣和废弃物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方针不动摇。墙体材料对资源的消耗量大和其自重的特点,决定了多数墙体材料的市场覆盖和运输半径短,进而决定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必须就地就近取材。由于各地建筑风格不同,居住人群的习惯不同,决定了建筑造型和风格必须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应该以百姓满意为目标。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是在禁止毁坏耕地,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粘土资源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料必然是各种工业废渣、煤矸石和废弃物等,这是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最好舞台,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仅要坚持用好,而且要用出效率和价值,减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
四、必须抓好的几项工作
第一、以创新的姿态运用“三新”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整个建材行业包括墙体材料行业都必须站在新的起点,用新的目标和眼光正视自己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产品过剩和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高档产品、主导产品,真正符合建筑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产品是少数或是极少数,能够适应建筑业现代化需要和满足建筑功能多元需要的产品是少数,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紧迫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升级。要实现转型升级,包括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转变,但更重要的是把创新“三新”、运用“三新”作为实施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即一是创新提升技术。目前新技术储量少,研发和创新不足,我们要致力于创新与增加新技术新产品,为拓展新领域,为新的增量提供技术支撑,进而以新挤压旧,以先进挤压落后,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的步伐,实现结构优化。二是创新提升标准。标准的提升是技术进步的象征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目前标准水平低、标准制定滞后、标准缺失的状况相当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必须将创新提升标准作为提高新增产能准入门槛、提升现有产品的标准、用创新的标准填补标准的空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主要手段,通过标准的创新提升与严格执行提升产业、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三是创新提升产业政策。过去的一些产业政策在以往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那是针对当时的行业状况形成的。今天我们的站位更高了,很多产业总量过剩了,加之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和节能环保的新要求,促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提升产业政策,用以导向行业发展,扶持主导产品和优势企业的发展。继续坚决禁止毁地造砖和禁止、淘汰实心粘土砖,要坚决地淘汰新型墙体材料中产品质量和节能、排放指标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为此,在中国建材联合会已经发布的“三新工作路线图”基础上,还要创新提升“三新”自身的标准,进而提出扶持与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目录,以改变某些地区在墙体材料发展中存在的某些混乱现象。
第二、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和生产运行的首要位置,使节能减排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全党全国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的时候,建材行业更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发展与生产的首要位置。2009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能源消耗量达2.12亿吨标煤,在全国工业系统占第四位。2010年烟气粉尘的排放量达380万吨,在全国工业系统占第一位。目前生产过程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还占多数,产品节能不达标的企业也占多数。长此下去,我们在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的成绩,远不足以弥补我们在资源利用效益低、能耗和排放不达标、污染环境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我们一定要在保护生态自然的前提下,坚决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毁地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再利用、再循环,全面降低资源开采、运输、加工制造过程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烟气、粉尘的回收能力,真正做到清洁生产;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完善生产工艺和配方、合理配置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的改进与提高,使新型墙体材料不仅生产过程做到节能、环保,而且确保百年使用的建筑物由于墙体材料的节能、隔音、保温作用而长年处于绿色状态。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务必努力,务必实现。
第三、提高企业资源配置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优化存量,提高经济效益。
占多数的墙体材料企业,传统的生产模式管理基础相对比较差,配置资源和企业管理水平相对比较低。即使近几年引进和新建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在自动化生产、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化控制运行方面也有待提高。不少企业粗放经营、粗放管理,其取得的效益与消耗的能源资源的代价是不对称的。有的企业只求生存,不求发展与提高,满足于微利,不求提升与改进,因而生产组织方式落后,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要素流转方式陈旧,有的企业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的边缘。在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人均比“十一五”末翻一番的目标下,如果再保持和满足过去的生存状态,显然与全国发展的步子不合拍。要把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优化存量资产作为提高资源效能的主要目标。首先要提升经营者的能力与水平,升华发展理念,增强发展意识,提升经营能力。用现代管理的理念和资源能源效能的理念,科学使用资源,合理降低成本,有效组合生产要素,使现有的存量发挥最大的效能效益。这里还要强调一下,有些行业管理部门的同志和行业协会的同志片面地认为民营企业家的资本是个人的,经营好坏别人不应该也不好管他。个别民营企业家自己也认为用不着别人操闲心——这种认识是极其糊涂的。墙体材料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但所耗用的资源能源是人民的,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的人手里使用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用不好资源就应该退出生产,退出市场。所以下一步不仅要有技术产品淘汰目录,对节能排放不达标的生产线也要列入淘汰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四、加强与建设、设计、施工部门的联手与合作,开拓应用市场,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
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体,市场客观上已经把受行政管理分割的产业链重新连接起来。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和建材工业客观上是不可分割的产业链。因此无论从发展方向、服务目标、满足市场和用户的要求的角度,都必须与建筑业合作,相互联手,共同发展。我们各级建材行业管理部门和各级协会组织,都要定期不定期的与国家住建部、地方建设部门,建立相互参与相互沟通的协商机制,促进建筑设计标准和建筑材料产品标准之间的相互尊重与衔接;在施工规程和建材产品的规格等方面的开展协同;对建筑体系需要的产品规格、保障要求和新型墙体材料自身的功能、作用以及方便使用等优势开展前期沟通,形成共识,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扩大市场用量的双赢目的。
同时,随着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不变,但内涵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品种规格、运输方式、装配方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与调整,因此要适应和主动满足新的需要。为适应建筑业新的发展和建筑工业化的进步要求,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必须加快步伐,提高生产集中度做大规模,这也是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之,我们应该在适应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环境中,不断提高适应市场应变的能力,求得自身新的发展。
同志们,新型墙体材料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惠及百姓造福人类的事业。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向国家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谢谢大家!